控制閥是組成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控制閥的性能直接影響控制系統的控制品質,進而影響產品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
一、控制閥的選型要點
① 控制閥結構形式選擇
控制閥有單座閥、雙座閥、套筒閥、角形閥、三通閥、隔膜閥、蝶閥、球閥、偏心旋轉閥等類產品,用戶應根據被調介質的特性和工藝條件選擇控制閥的結構形式。
② 控制閥流量特性選擇
控制閥流量特性是指相對行程與相對流量的關系,通常有直線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快開特性,需根據工藝對象的特點選擇。
③ 控制閥口徑計算
根據工藝過程條件計算出控制閥的流量系數C,然后根據對應結構形式控制閥的流量系數C值表選擇口徑。
④ 控制閥執行機構有氣動、液動、電動三種
氣動執行機構可用于防火防爆場合,故障率低,但需建獨立的儀表氣源;液動執行機構可用于推力或力矩特別大的地方,運行平穩,但體積大,價格昂貴,用量很少;電動執行機構的驅動源隨地可取,隔爆型產品可用于防火防爆場合,其可靠性近年來大幅度提高,目前已成為執行機構的主流產品。
⑤ 控制閥材質選擇
主要根據閥門受控介質的溫度、壓力、腐蝕性以及是否產生氣蝕、沖蝕等因素選擇材質,這包括閥體、閥蓋、閥芯、閥桿、閥座、墊片、密封填料等材質的選擇。
二、控制閥的維護管理
①建立定期檢修檢測機制目前,多數情況下,我們根據感官以及經驗來判斷控制閥是否存在問題隱患,從而決定是否對閥門進行維護修理。 但是,由于人類感官功能及經驗的局限性,很多控制閥故障,特別是故障隱患并不容易被發現,閥門似乎仍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而事實上,貌似正常的閥門,相當一部分存在著各種故障隱患,甚至是危險的故障隱患。控制閥故障的根源是由于閥門長時間在各種各樣的因素作用下工作,而這些因素對閥門影響作用的結果是不斷變化并累積疊加的。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在瞬間轉化為故障體現。因此,瞬間發生的閥門故障是在各種因素相互影響下,經過一定時間的“損壞累積過程”的結果。事實表明,如果在閥門出現故障后采取維修補救措施,不僅維修成本增大了數倍、數十倍,而且對企業生產的影響也遠遠大于預防性維修。閥門故障導致的意外事故或停車甚至會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在閥門漸進損壞的過程中,即故障發生前,建立定期兼修檢測機制,對閥門予以定期損失預防性檢修,及時發現并修復故障發生之前的輕微損壞,則可以避免故障的形成,防微杜漸將閥門故障對企業生產的影響降至最低。
②采用正確維修工藝控制閥的故障在控制系統故障中占有較大比例。分析判斷控制閥的故障是技術管理人員經常性的工作。因此,正確分析判斷控制閥故障原因,采用正確工藝修復控制閥對于提高維護工作效率至關重要。不同品質的控制閥,其故障發生頻率以及故障原因會有很大差別。控制閥的工作條件比較復雜,因此控制閥的故障現象多種多樣。一般來說,致使控制閥發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四種類型:選型錯誤、安裝不當、使用欠妥、疲勞損壞。各個儀表附件控制著控制閥的工作。因此,多種原因可能導致閥門出現同一故障。造成控制閥常見的填料外漏或者閥門內漏的原因,可能有數十種。因此,在進行故障分析時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勞而無功。否則將會造成短期內同一故障的反復出現,最后歸咎于閥門質量問題,更換新的閥門,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一般來說,對于高品質的控制閥,如果使用不久便出現故障,其原因往往是由于選型錯誤、安裝不當、使用欠妥造成的。對于這類故障,只要針對原因予以糾正,只需很少零件甚至無需任何零件即可很快解決問題。而控制閥經過長期工作而發生的故障,一般是由于閥門零件疲勞損壞造成的。及時發現故障,予以妥善維修,便能以較低的成本延長控制閥的使用壽命。實踐經驗中,由于合理的維護保養,使高品質控制閥在惡劣工況下正常工作數十年的例子屢見不鮮。如果出現“控制閥不修本來還好些,越修越壞”的現象,建議檢查控制閥的維修工藝與方法,以及備件應用上是否有問題。維修工藝或方法不當,會破壞零件原有的幾何狀態、物理狀態和閥門的正確裝配狀態,加速零件的損壞并殃及其他閥門零件。一臺優質控制閥在同樣復雜惡劣的工況下,可能工作不足一年,也可能工作數十年。這取決于控制閥的維護與管理方法。實踐表明,完全相同的控制閥在完全相同的工況下,由于不同的管理人員采用不同的維修與維護措施,其結果是大相徑庭的。
③現代科學技術實現檢修變革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發展,為現代化企業管理、設備管理、控制閥的維護與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使控制閥的科學管理與維護成為可能,為實現企業的精細管理提供了必要條件。所謂的“智能型閥門定位器”已不只是單純起到“定位”作用,而具有更加重要的閥門工作狀態監測、故障診斷、設備管理功能。它使閥門的運行狀態、工作性能變化等一覽無余,并可通過電子郵件或手機將控制閥的異常狀況盡早報告給管理人員,以便及時制定應對措施,避免造成損失。國內外用戶的實踐證明,以這種先進診斷技術為核心的最新檢修技術可縮短停車時間、糾正控制偏差、消除非計劃停車、節省維護費用、降低勞動強度、避免過度維修與盲目庫存、優化安全庫存、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智能型定位器”的應用十分普及。很多過程控制工廠都在使用頂級控制閥制造商生產的新型閥門控制裝置。但多數情況下,它的作用仍然僅限于作為“定位器”的使用,而沒有充分利用其更強大而全面的故障診斷、運行監測、設備管理等功能,從而改進設備管理、消除非計劃停車,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隨著先進診斷檢修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傳統的控制閥檢修與管理方式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