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金宇輪胎有限公司傳來消息,2013年該企業生產的500多萬條高性能輪胎進入歐美高端市場,創效近10億元。
“綠色輪胎”加工企業——山東金宇輪胎有限公司傳來消息,2013年該企業生產的500多萬條高性能輪胎進入歐美高端市場,創效近10億元。在這場由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青島科技大學等科研單位作技術支撐,國內多家生產企業聯合參加的“綠色輪胎”接力賽中,金宇輪胎公司出色跑完了最后一棒。
發展“綠色輪胎”實現產業升級是世界輪胎工業發展的大趨勢,但我國輪胎企業多處于國際輪胎制造產業鏈的低端,從原材料、加工工藝及配方等方面全面加速“綠色輪胎”進程成為引領橡膠行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之一。
與輪胎第一大橡膠品種乳聚丁苯相比,溶聚丁苯橡膠具有環保化、耐寒、生熱低、收縮性低以及硫化速度快等特點,兼具有滾動阻力小、抗濕滑性和耐磨性能優異等優點,被稱為“丁苯橡膠王冠上的明珠”,也是“綠色輪胎”生產的優良原材料。但國產溶聚丁苯橡膠在分散性等性能上還有待提高,加上橡膠加工企業對溶聚丁苯優點認識不足,使這一產品只能在制鞋等領域使用。
為盡快突破溶聚丁苯在輪胎中應用的技術瓶頸,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和獨山子石化公司迎難而上,承擔起科技進步“國家隊”的責任,正式立項溶聚丁苯橡膠在高性能子午線輪胎中的應用項目。
為了盡快在該項目上取得突破,石化院科研人員走出實驗室,深入生產一線和加工企業與制備高性能輪胎的優秀企業及原料產品制造企業共同合作,成立了以石化院牽頭,整合國內溶聚丁苯橡膠領域優勢企業,建立了獨石化、金宇輪胎、海大橡膠、青島科大等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團隊。
具有10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生產能力的獨石化通過對催化劑、結構調節劑、無規劑、偶聯劑及終止劑工藝技術進行系統研究,攻克了合成高性能輪胎用SSBR的關鍵聚合技術,最終使產品的關鍵指標和性能與國外主流產品相當,并掌握了成熟的工業化穩定生產關鍵技術;石化院與青島科技大學則以合成橡膠高能化為目標,開發出溶聚丁苯橡膠制備輪胎的可控成型技術與工藝、溶聚丁苯的低溫混煉技術、炭黑-白炭黑雙相補強技術、SSBR/BR/SBR并用技術等。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關后,創新合作體開始進軍溶聚丁苯橡膠制造“綠色輪胎”的新戰場。
經過數百次的實驗,對數千批數據進行精細化處理后,溶聚丁苯橡膠制備“綠色輪胎”的工藝和配方最終確定。在金宇輪胎公司,溶聚丁苯橡膠制備“綠色輪胎”完成了最后一步。金宇輪胎生產的高檔輪胎成功進入歐美市場,由于產品環保、抗濕滑性能優異、滾阻低、節能效果顯著,已成為高檔轎車、賽車和適應冬季低溫冰雪環境特種車輛的配套輪胎。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效益下滑的大背景下,金宇高端輪胎成為我國合成橡膠產業依靠技術進步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力爭上游的“閃光點”。
與此同時,在中國石油的積極推動和石化院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國內溶聚丁苯橡膠生產也有了長足進步。在國內同類裝置轉產SBS高彈性體的情況下,獨石化10萬噸/年溶聚丁苯橡膠裝置逆市而上,橡膠產量穩步提升,銷售總量從2011年的7000噸提高至2013年的5萬噸,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