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測值增高,地質工程師加密監測,鉆井液工程師提高鉆井液密度,鉆井工程師做好大排量模擬承壓。”5月13日,西部鉆探準東鉆井公司XD70505鉆井隊鉆井工程師李曉碩在專家管理系統收到夏217井完井技術指令,迅速組織各專業工程師學習,分派工程技術任務。這是西部鉆探深化應用“井工程”管理模式的一個縮影。
今年年初以來,西部鉆探堅持系統推進鉆井施工作業,完善以井筒為核心的各專業一體化運行機制,深化應用以鉆井為產業鏈“鏈長”、鉆井工程師為“井長”的“井工程”管理模式,促進智慧集聚、技術集成、模板升級,扎實推進QHSE提質攻堅工程。
三級聯動解難題
指令任務橫向到邊覆蓋全專業,指令發布縱向到底直達現場
2024年以來,西部鉆探以地質工程一體化為抓手,整合地質、鉆井等一線工程技術力量,組建現場工程技術班組,指定鉆井工程師為“井工程長”,一體化管理現場工程技術工作,建立“日碰頭”“兩糾偏”機制,做到施工前技術交底糾偏和施工后分析糾偏,消除地質工程信息差,從源頭降低故障復雜風險。
“重點探評井‘井工程長’由二、三級工程師揭榜掛帥,重點區域由企業高級專家、一級工程師駐點指導。”西部鉆探工程技術部一級高級主管張卓說。
今年4月,西部鉆探搭建工程技術專家管理信息化平臺,規范線上技術指令下達流程,下達任務指令1.3萬條,做到指令任務橫向到邊覆蓋全專業、指令發布縱向到底直達現場,提高后方支持與基層處置效率。分專家團隊、管理團隊、隊站工程師三個層級用好工程技術力量,將施工現場細化為7個一級區域、16個二級區塊和78個三級區塊,分區域、分區塊、分專業矩陣式管理專家團隊,使“井工程”管理覆蓋至全區域、全專業、全井口。
在征探1井鉆探過程中,面對井下壓力系統紊亂、漏失層位復雜等技術難題,西部鉆探推進“井工程”管理,建立“現場處置+遠程支持+專業協同”三級聯動機制,組織專家會診,調配專業化技術力量,通過優化堵漏配方、改進控壓工藝、動態調整鉆井參數等系列措施,高效完成了8次井漏等復雜故障的處理。
“鏈長”掌舵強統籌
“聽得見炮聲的人發號施令”,將鉆井實踐應用與專業攻關研究拉得更近
為全方位保障鉆井提速和故障復雜防治,西部鉆探構建系統思維,縮小認知差,提升融合度,明確鉆井公司全井筒工程“鏈長”和技術“鏈長”的管理定位,賦予集成各專業技術“為我所用”的技術職能,構建預判管控風險、實踐評價技術、統籌監管全產業鏈的技術體系。
“‘井工程’管理讓‘聽得見炮聲的人發號施令’,既解決了隱性損工時間問題,又實現了各專業技術的集合,提升了方案在現場的執行力。”西部鉆探XD70505鉆井隊隊長何文博說。
在風險合作區達13井區,卡鉆、井漏、溢流等情況頻發。鉆井工程師根據層系鉆完井難點,向專業化工程師提需求,將地層風險預警至每米巖屑,將鉆井液性能精確到小數點、標定至每米進尺,增大工器具額定使用時間趟鉆進尺,大膽測試施工參數的極限值,通過鉆完井實時優化系統確定施工最優解。
“技術上的精益求精更要體現在現場應用上的精益求精。‘井工程’管理將鉆井實踐應用與專業攻關研究拉得更近。”李曉碩說。
針對“小三開”井身結構井塌、井漏風險,西部鉆探提出降密度防漏舉措,做到“一米一預警、一層一密度”,精準卡層預判風險,鉆井液密度安全窗口較設計降低了0.3,提高了鉆井液封堵造壁性能;合理調整排量和鉆速,使水平段復合鉆進最高達到99.69%,區塊平均鉆完井周期縮短至60天以內,同比提速40%。
模板迭代強根基
將區域內多口井當作一口井來打,不斷優化提速模板
同樣的提速模板在不同單位、不同隊伍打井結果不一樣。2024年底,XD70505鉆井隊在達13井區四井平臺的施工進度,比設計時間提前103天,累計刷新區塊8項紀錄。“成功的關鍵就是將區域內多口井當作一口井來打,不斷優化提速模板。”何文博說。
在達13風險合作區,西北鉆探發揮“區域項目+井工程”管理優勢,持續攻關優快鉆井技術工藝,制定地質工程“雙甜點”方案,加強工程、地質、泥漿一體化融合,確保井段無風險、泥漿性能優、井眼通暢,優選“單彎螺桿+鉆頭優化+低密度鉆井液”等提速工藝,攻克復雜防控難、鉆井周期長、效益不達標等難題,實現50天內完井。
在中佳9井區,瑪湖項目經理部專項開展“易失穩垮塌”技術難題攻關,聯合油田試驗“二開井身”結構。地質工程師細致刻畫區塊地層壓力剖面,制定“分層分段控制密度+差異化復合井眼”區塊專項技術方案。“井工程長”抓實全工序時效管理,首次在中佳探區實現30天內完井目標,較鄰井提前20天以上。
西部鉆探深入推進“項目+專業化”管理,跨專業、跨單位抽調技術專家,以重點區域、重點井為單元,組建區域全井筒多專業技術團隊,現場駐井剖析標桿隊站典型做法,區域巡井分析短板不足,厘清專業“小賬”與鉆井“大賬”,將區域提速經驗分享會開在鉆井現場,在優化完善區域提速模板的同時,增加單井成本的模板,推進區域規模提速提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