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峰 通訊員王靖華 上官陽南)截至12月1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開發試驗區——長慶油田提高采收率先導示范區馬嶺油田北三區,聚表二元驅油井見效率達100%,且產量持續3年翻番,油藏實現了負遞減、硬穩產,累計增油近5萬噸,階段提高采收率7.4%。目前,試驗區日產油仍持續上升,含水持續下降,油藏開發形勢向好。
侏羅系油藏作為長慶油田的主力油藏,儲量和產量占比較大。為推進侏羅系油藏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開發良性循環,實現高效開發,長慶油田在馬嶺油田北三區開展聚表二元驅重大開發試驗。
科研攻關團隊通過分析整理室內物理模擬實驗結果,優選封堵能力、注聚壓力、阻力系數、殘余阻力系數、黏度保留率和曲線形態等關鍵參數,建立聚合物注入性能評價標準,首次定量評價了聚合物的注入能力。綜合利用物理模擬和數值模擬技術開展注采參數研究,開展了與化學驅數值模擬相匹配的五大類13項實驗,通過60組數模案例計算,引入敏感系數作為評價各參數的指標,篩選出影響二元驅效果的核心注采參數和核心體系參數。
與此同時,長慶油田聯合多所科研機構,研發了800萬分子量疏水締合聚合物與改性甜菜堿組成的高界面活性強乳化抗鹽聚表二元體系;建立驅油體系多維度乳化強度定量表征方法,深化乳化強度及孔喉匹配關鍵驅油機理認識;精細化驅油體系分子結構設計,在常規聚合物分子上引入疏水基團,在表活劑烷烴直鏈上引入了羥磺基團,提升了體系性能,現場試驗典型井增產4倍,含水下降20個百分點。
科研攻關團隊注重剩余油賦存狀態研究,個性化設計與調整驅油體系,實現剩余油精準動用;針對試驗區不同單元的開發特征,將動態監測數據與油藏地質、數值模擬相結合,形成了針對聚表二元驅的油藏地質開發一體化分析方法,明確了侏羅系油藏聚表二元驅增產調控方法及影響開發效果的主控因素,開展“一井一法”差異化治理,增油效果顯著。與空白水驅階段相比,水驅儲量動用程度提升5個百分點,兩項遞減連續6年為負值,含水上升率控制在0.1%以內。
目前,長慶油田低滲透油藏聚表二元驅技術在油藏地質、體系研發、實驗方法和現場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先導試驗已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進一步拓寬聚表二元驅技術的滲透率下限數值,為我國同類油藏穩產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鑒。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