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湖北省國資國企緊緊圍繞“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和“51020”現代產業集群建設,以國資國企改革破題開篇,突出主責主業,注重國企功能,聚焦創新發展,以“起步即是沖刺”的姿態和決心謀劃推進經營投資,呈現出“開門紅”“開門好”的良好態勢。
經營投資增長較快
一是資產總額顯著增加。1月末,全省國資系統監管企業資產總額5.67萬億,同比增長13.3%。省屬企業資產總額1.81萬億,同比增長12.6%,占全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的31.93%;地方監管企業資產總額3.86萬億,同比增長13.6%,占全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的68.07%。二是營業收入大幅增長。1月末,全省國資系統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74.95億元,同比增長32.1%。省屬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52.55億元,同比增長41.8%。全省市州監管企業1月份實現營業總收入322.4億元,同比增長27.9%。武漢市、宜昌市營業總收入過百億元,分別達到154.33億元、116.71億元。三是經濟效益大幅提升。1月末,全省國資系統監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57億元,同比增長4.3%。市州監管企業1月份實現利潤總額18.41億元,同比增長16.5%,宜昌市、黃岡市盈利位居前兩位,分別達到14.86億元、2.13億元。長江財險2022年以來著力發展非車險業務,調結構促轉型發展初見成效,12048萬元保費收入中非車險業務8092萬元,同比增幅290%。截至目前,武漢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65.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5萬噸,運輸架次2.5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43.3%、18.4%、31.5%。省屬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喜人,新一輪省屬國資國企改革效應初步顯現。
有效投資不斷擴大
一是擴大有效投資。1月末,省屬企業累計新增固定資產投資57.3億元,同比增長54.99%,湖北交投集團、湖北鐵路集團、湖北機場集團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2.82%、454.33%、974.49%。市州監管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11.32億元,同比增長10.7%,宜昌市、黃石市、襄陽市、隨州市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9.45%、213%、422.71%、328.80%。二是加快項目建設。截至目前,省屬企業2022年新開工重大投資項目17個,完成投資3.83億元。省屬企業166個億元以上續建重大投資項目2022年1月完成投資50.62億元,同比增長4.05%。荊荊鐵路、襄荊鐵路、西十高鐵等項目加快建設,2022年以來完成投資分別占一季度投資計劃的44.02%、43.65%、47.83%。襄陽市、宜昌市、十堰市等13個市州國有企業2022年新開工項目134個,截至目前完成投資27.51億元。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計劃投資23.69億元,已完成投資13.73億元,進入沖刺收尾階段,預計3月轉場。三是央地合作有力推進。積極發揮湖北省央企合作辦公室職能,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春節期間向81家在鄂央企寄送了感謝信,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持續推進央地戰略合作,狠抓項目落實落地。截止目前,簽訂合同項目369個,規劃投資7801.1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416.4億元。
創新發展加快推進
一是著力推進數字化產業。湖北聯投集團所屬東湖高新投資建設的華中數字產業創新基地破土動工,總投資50億元,今年將完成投資10億元。宜昌市加快建設城市大腦項目、三峽(宜昌)大數據產業園,目前,已分別完成計劃投資額的45.71、88.72%。二是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長江產業集團大力推進大悟縣芳畈新能源基地90MWp集中式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孝昌縣智慧停車BOT項目、捷威動力新能源20GW產能基地項目等項目建設。三是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湖北農發集團谷維素制藥項目已開工建設。安琪集團實施4.15萬噸酵母綠色生產基地項目,已完成計劃投資額的84.51%。四是不斷推動基金投資新興產業。長江產業集團公司旗下基金投資的5家企業首發上市申請獲科創板、深交所主板和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