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經常加班,但只要有時間,他就會陪孩子,幫我做家務”遠征公司特種閥事業部楊曉的愛人深情地說。
楊曉是個典型的西北漢子,踏實、平和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的心,嚴慎細實的航天精神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作為特閥事業部主管工藝的他,既要進行輸油閥系列產品的工藝優化,又要進行公司新研制產品某高溫閥門、電磁閥以及電液執行器等項目的工藝攻關和工藝提升,機加和裝配線上大大小小的活兒都在此交叉,如果沒有過硬的工藝水平和強烈的責任心,是拿不下這么大責任的活兒。
No.1嚴字當頭,質量與效益兩不誤
輸油閥是長輸管道特種閥門的核心產品,技術含量高,質量要求嚴,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質量隱患。隨著產品的批產量化和系列化,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并合理降低成本,就成為縈繞在楊曉心中的一件大事。面對生產線基本是90后的年輕小伙,楊曉充分發揮工科男“有板有眼”的優勢,工藝文件以通知單的形式發放并對各種型號產品實現表格化管理,一天中有小半天在生產現場,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優化。碰到特別難的加工活,他在做好工藝策劃的基礎上,邀請有加工經驗的老師傅來現場為年輕人進行加工前的技術指導,現場解決大家在生產中的疑難問題,使裝配作業現場的工序逐步規范化、標準化,產品一次合格率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作為工作中的有心人,楊曉在總結近些年輸油閥生產現場問題的基礎上,通過成立公關小團隊,摸索關鍵零部件、關鍵工序的自制工藝和手段,對30余種旋塞閥、50余種各型調節閥的機加、裝配工藝進行了全面優化和改進,在大幅提高機加裝配效率的同時,有力保證了產品質量,全年交付產品質量穩定,沒有出現過批次性產品質量問題,極大加強了與國外同類產品PK的核心競爭力。
No.2慎字當先,克難關保市場翻了一番
“只要是交代給楊曉的事,他一定會干的很好、很漂亮!”是所有和他打過交道的領導對他的一致評價。2019年,事業部某型號產品電磁鐵首次實現小批量供貨。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困難橫在了事業部項目組的面前。電磁鐵線圈長期通電溫升超過設計指標、達克羅鍍層脫落成為生產中的攔路虎。怎么辦?要么停止生產,那么好不容易攻下的市場就要丟失;要么攻克難關,繼續穩住市場。楊曉深知民用產業市場的不易,他和電磁鐵團隊向領導要了軍令狀:一定要攻克這道生產線上的難關,保住現有的市場。
說干就干!針對電磁鐵在生產加工中的難題,他首先召開了工藝策劃會,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確定加工方案。對于線圈,在不改變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纏繞直徑,提高電阻值,從而降低溫升;同時不斷調研新的涂料、配方以及烘干工藝,不斷的進行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努力,楊曉帶領生產團隊終于解決了電磁鐵達克羅低溫固化、達克羅涂層附著力差、線圈溫升過高、表面噴漆外觀差等多項工藝試驗和工藝改進,使電磁鐵的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的產量跟2018年相比,在項目組裝配人員僅增加2人情況下,效率大幅提升,產能翻2翻。
No.3踏實作風,填補超高溫閥門領域空白
如果說日常的生產加工、外協質量控制只是他工作的一小部分,那么,2800 K高溫閥、電液執行器的工藝攻關和產品性能提升著實歷練了楊曉那顆想干事、能干事的心。
2018年8月起,楊曉參與了2800K高溫閥的研制,該閥門設計壓力4MPa,工作溫度2500度,是一款在高溫、高壓、高流速沖刷下工作的閥門,國內外根本沒有研制先例。一切從零起步,研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研制初期,就面臨著高溫材料的制備、鍛造成型、焊接等工藝難題。面對只有8個月的交付期,楊曉通過查閱資料、多方請教專家,與20余家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提出新方案和改進工藝。那段時間,他奔波在連云港、大武口、寶雞、長沙等地。后來工藝方案基本定型、要正式投產時,他又拎著很重的材料多次奔波在長沙、寶雞、西安三地,及時周轉特種焊接和熱處理出來的零件。8月份正是高溫暑期,為了搶進度,他與外協廠家的工人師傅一同加班,有兩次,半夜爐子壞了,他說服車間主管,讓機修半夜趕來修設備,自己給他們打下手,天快亮時,爐子終于修好,為試制進度又爭回來一天時間。
技術是嚴謹的,但離不開奇思妙想。與國內專家多次探討、比較、修改和完善,與協作廠家的多次交流,讓他的思維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經過不斷去試制,不斷去改進方案、改進工藝,一步步向前推進,短短的五個多月時間,楊曉帶領著項目組最終解決了鉭十鎢大型件鍛造、氬弧焊焊接、真空電子束焊接、無定位條件下裝配等六大工藝難題,開創了國內先例,填補了超高溫閥門領域的空白,為后續大型特種高溫閥門研制吹響了前進的號角。
并行研制是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一個特點。高溫閥研制期間,楊曉還負責智能控制領域高端產品電液執行器的工藝優化。該產品的閥體、活塞缸等零件孔路縱橫交錯,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他和技術工人通過不斷改進工藝方案、設計多種專用刀具、開展深小孔磨粒流精整加工、活塞缸表面密封及耐磨性能提升等工藝攻關,突破了困擾產品質量的工藝難點,產品各項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楊曉說,這是一個崇尚實干、巧干的時代,更是崇尚效率和質量的時代,容不得一點馬虎,必須在細節上把控到位,把工作做扎實。作為工藝組長,他深知發揮集體智慧的作用,時常與設計、市場、裝配工人及時溝通,出現問題立即展開“頭腦風暴”,組織大家進行討論交流,聽取多方意見和建議。在工藝組內,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跟據每個人的特長,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有力促進事業部的生產經營有序運行,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經常的加班、加點,讓他拼出了自己的精彩,工作也得到大家認可。他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全部傾注到工作中,把情懷浸潤到他經手的每一件產品。產品的性能提升了,他的心里樂開了花;出現質量問題了,他愁眉不展、茶飯不思.....他早已把自己融入了航天,融入了他深愛的這份民品事業。他說,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能更好。他很珍惜這個平臺,很愛這個集體,他會充分發揮自己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作用,讓產品的質量更加爐火純青,讓航天遠征的“金字招牌”更加的亮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