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先漲后降
根據全年中厚板價格走勢圖,我們將2018年中厚板走勢分為兩大階段:以9月為界,前漲后跌。
仔細分析來說,年后采暖季限產加持下,4月之前出現一波探漲,同時需求也逐步擴大,社會資源開始消耗。4-8月,庫存量處于全年低點,使市價再次推高,但是市場成交表現分歧,低庫存弱成交怪圈出現。進入9月,河北省大氣辦印發《河北省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中,科學制定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和監管措施,堅決反對“一刀切”,且唐山鋼企采暖季錯峰生產,超低排放標準達標者或不限產。在這些相關消息的擾動下,期貨市場支撐力度減弱,導致價格上漲動力不足,而鋼廠方面因此生產限制減弱,處于正常生產,同時下游終端需求量驟減,機械工程、造船等方面需求表現不及上半年,庫存再次走高,成交一度接近冰點,跌幅加劇,多次試探商家心理底線,年末收官多顯凄涼。
2018年重點市場中厚板價格走勢圖(單位:元/噸)

綜合而言,2018年國內中板市場先強后弱,年末出現斷崖式下跌,使整個市場心態陷入比較恐慌的氛圍中。但從宏觀層面而言,國家整體產能調控仍在繼續,鋼廠利潤仍存一定空間,低位整理會成主導。
產量同比微增
在環保常態化及產業深化升級的環境下,2018年,中厚板,經歷了相對好于其他品種的一年。
從鋼廠利潤角度來看,2017年利潤均值:396元/噸;2018年至今利潤均值:650.6元/噸。利潤擴張幅度明顯,增幅64%。
從全年走勢來看,2018年鋼廠產量總體上呈現先漲后降的態勢,整體較年初變動不大。一季度市場基本處于降庫的行情,鋼企生產積極性偏低,進入二季度市場價格處于高位盤整勢態,每月高低價差僅有100-140元/噸,主要是受限產結束后,鋼廠產能利用率上升,產量增加明顯,三四季度,隨著市場供強需弱矛盾的出現,市價出現大幅調整,且原料端鋼坯資源緊俏,成本增加,鋼廠利潤被嚴重擠壓,疊加四季度環保限產的高壓政策,尤其華北地區重污染影響之下,鋼廠停產檢修范圍明顯擴大,故預計11、12月中板產量繼續下滑為主。
2018年重點企業中厚板產量走勢圖(單位:萬噸)

年內需求疲軟
對中厚板來說,造船業與汽車業是兩大重要下游產業。
汽車業:2018年1-11月,汽車產銷2532.52萬輛和2541.97萬輛,同比下降2.59%和1.65%。其中乘用車產銷2147.41萬輛和2147.84萬輛,同比下降3.37%和2.77%;商用車產銷385.10萬輛和394.13萬輛,同比增長1.97%和5%。汽車產銷同比繼續呈下降趨勢,降幅比1-10月有所擴大。
造船業:2018年1-11月,全國造船完工329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7.4%。承接新船訂單330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0.3%。全國完工出口船299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9.3%;承接出口船訂單297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9.8%,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90.9%、90%和89.3%。我國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新承接和手持船舶訂單持續增長。重點監測企業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有所收窄。
數據顯示,年末需求指標大多均有下降,這也是鋼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但是從造船行業的相關指標來看的話,出現了造船完工量與新承接和手持船舶訂單走勢相背的奇怪現象,從這一方面這也反映出后期的增量需求一定程度存在,部分廠家存在押后生產的情況,該方面也是對未來品種板甚至中厚板的一種儲備需求,預計明年會出現造船業生產小高峰。
綜合來看
2018年,中厚板市場可謂是大起大落,但高低價差延續去年縮減態勢,最高值維持在千元以內。2019年,中板市場整體上會延續震蕩行情,明顯的市場高點存在的可能性較小,繼續堅持供給側改革,堅持去產能,行業產業格局將會有新的變化。建議優化自身的產品分配,合理運用庫存來貼合市場,尋求利益最大化。(來源:富寶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