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當前,我國工業生產和經濟建設在高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如何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問題。
隨著我國大氣環境治理工作的深入,為全力提升區域空氣質量,推動治標向治本轉變,把大氣污染防治藍天保衛戰持續推向深入,切實實現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5月9日,云南昆明盤龍區率先在全市布下一張“天眼”網,全區域、全包圍、全時段,監測PM2.5和PM10數據,監管防控大氣污染源,讓大氣污染源無處遁形。
為保護“昆明藍”,今年3月盤龍區投入949.12萬元,在全區7個街道辦事處建大氣自動監測站,并于今年5月1日投入試運營。新建的7個空氣自動監測站,加上原有的2個大氣國控監測點,一起實現了盤龍區主城區街道大氣自動監測站全覆蓋,標志著盤龍區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再上新臺階。
另外,在“南亞之門”樓頂,還有1個3D可視型激光雷達,俗稱“天眼”。它可以垂直掃描10公里、水平掃描30公里以內的大氣污染源,實時形成一個污染源分布監控分析報告,幫助環保人員精準施策,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盤龍區主城區街道大氣自動監測站的全覆蓋,填補了盤龍區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的空白,將為實現環境空氣監測數據自動實時傳輸、打造監測數據共享平臺、提升縣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和確保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提供有力保障。
大氣自動監測站可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并每分鐘更新一次,并通過數據傳送到工作人員的手機上,對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臭氧、NOX、SO2、CO等6項主要污染物指標實現在線監控。
盤龍區大氣自動監測站監測數據系統還支持與手機APP信息共享,只要打開“盤龍空氣質量發布”APP,就能實時查看自己所在區域的空氣質量。
(資料來源:北極星環保網,昆明日報,大理州環保局,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