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腐蝕控制要像中國高鐵、中國核電一樣,成為‘國家名片’?!?月23日,在蘇州召開的宣貫《國家核安全法》和全面開展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高層論壇上,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表示,由我國首先提出的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推動腐蝕控制行業進入了新時代。行業應圍繞減少腐蝕造成的損失、防范化解腐蝕帶來的風險、防控腐蝕導致的污染等目標,全面開展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的研究、應用和標準化工作。
“腐蝕控制的主戰場在石化行業?!敝袊秃突瘜W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李勇武如是說,石油和化學工業是腐蝕較嚴重的行業,腐蝕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且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目前已有的相關技術和標準雖然減少了腐蝕帶來的危害,但缺少整體性、系統性以及協調性。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的應運而生,是對長期以來腐蝕問題研究以防為主的被動思維的重大突破。
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中國品牌促進會理事長、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委員會主席顧問組主席劉平均認為,行業應當在兩年之內,研究并建立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及應用體系,為標準制訂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就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工作而言,我國已經站在了領跑位置,但在國際市場還未形成強大的影響力,歸根結底還是沒有形成整體品牌優勢。因此,必須努力培育中國腐蝕控制集群品牌,爭取到2021年實現8000億元的產業規模。
顧秀蓮提出,做好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工作,就要選擇一批有實力、有影響、有責任心的企業,建立中國腐蝕控制工程集群品牌聯盟。李勇武也表示,行業要建立統一的中國腐蝕控制工程品牌標識,提升產業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加快推動中國腐蝕控制工程產業走出去。
“當前,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工作進展很快。”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主席團主席任振鐸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我國擔任秘書國、美國擔任主席國的ISO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委員會成立還不到一年,就有包括《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風險評價》等在內的3項國際標準新提案在立項投票中通過,且這些標準均由中國提出,有利于保障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和話語權。他告訴記者,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理論和標準已在化工等行業有應用案例并獲得用戶認可,依據該理論對多起腐蝕相關企業糾紛作出的評估報告被引為法律判決依據。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