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北京市2017年度激光共焦及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將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大廈二層多功能廳盛大召開。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生命科學都做些什么。生命科學從微觀層面觀察生命過程,大到組織和細胞,小到蛋白質、DNA、RNA等化學物質,通過研究它們在生命過程中的變化,揭示生命的物質基礎和基本現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細胞和分子這么小,想要看到它們,需要顯微成像技術的幫助。
自17世紀“誕生”以來,顯微鏡一直是生物學家從事研究工作、探尋生命奧秘必不可少的利器。2008年“出世”的超高分辨率顯微技術,打破了常規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約200nm),實現科學家們對細胞內部結構的觀察,使超高分辨率顯微鏡和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一起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研究手段。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們利用熒光分子“標記”細胞內的精細結構,使其在顯微鏡下變得五彩繽紛、清晰可辨,真正幫助科學家們從納米尺度上來認識細胞內的分子結構、定位以及相互作用。自此,生命科學的研究從微米尺度跨入了納米尺度。超分辨顯微產品的技術突破一次次為社會經濟生活全方位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2016年專用于超分辨熒光顯微成像空間光調制器;科學家為超分辨顯微引入偏振新維度;科學家利用超分辨顯微鏡觀察到皰疹病毒復制過程等技術應用頻獲突破。
每年三月份下旬,伴隨著櫻花的盛放,一年一度的“激光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總是準時與首都的科研工作者相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和北京市電鏡學會共同決定于2017年3月21日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大廈二層多功能廳,舉辦“北京市2017年度激光共焦及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
為推動北京市及周邊省市激光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的進步和發展,提高廣大相關工作者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上述學科在生命科學等領域中的應用,屆時將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作相關學科的發展前沿學術報告。此外相關的主要廠商和公司到會宣講及展示其最新產品、儀器及其最新功能共,同促進激光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在生命科學等領域中的應用。屆時會議將吸引來自高校、研究院所、儀器廠商等數百人參加。
該會議于2017年3月21日08:00-16:30在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66-1,北京理工大學北門,國際教育交流大廈二層多功能廳隆重舉辦。報到時間:2017年3月21日07:30-08:30會議免費參加,將根據實際報名情況,準備好相關資料和禮品,并提供午餐并提供午餐及飲料等。此次會議負責人涉及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 北京大學醫學部、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
一年一度的顯微學術會議提供了行業專業學習的機遇,更是為顯微學前沿技術的研發創新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社會環境。隨著超分辨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國際上主流研究方向已經由系統本身轉向應用,幾大顯微公司也紛紛推出各自的商業化產品,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仍有進步的余地。超分辨顯微產品目前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其性價比也在不斷提升,預計此類產品未來的應用前景將不斷拓寬。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