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日前發布的《2015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個,產水規模每日達100.88萬噸,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每日為20萬噸。
有關方面獲悉,我國主要采用反滲透和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產水成本每噸5—8元。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應用規模不斷增長,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達1125.66億噸,新增用量116.66億噸。
值得關注的是,在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海水淡化水用于工業用水的日產水量為67.7萬噸,占總產水量的67%;用于居民生活用水和綠化等其他用水的日產水量約為33萬噸,約占總產水量的33%。
國家海洋局表示,我國海水利用產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4億元,同比增長7.8%。沿海各地不斷推進產學研用結合,正在建設海水利用創新及產業化基地,中小型海水淡化關鍵裝備、濃海水綜合利用產業化技術等取得突破。
據悉,2015年,國家海洋局啟動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前期預研,以及海水淡化水納入水資源配置試點研究工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