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5年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表明,四川盆地天然氣可采資源量11.2萬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的1/5強。
四川盆地雖然“滿盆含氣”,但地質條件復雜,儲層大多高溫高壓高含硫,發現和開采難度大,安全環保風險高。
隨著認識的深入和工程技術的進步,2004年,西南油氣田建成我國首個天然氣產量上百億立方米大氣區。“十二五”期間,西南油氣田在川渝地區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占中國石油同期新增探明儲量的40%。
2015年10月,磨溪龍王廟組氣藏最后一列凈化裝置在四川遂寧平穩投運,建設者以時不我待的智慧和精神,3年建成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在我國最大單體海相整裝氣藏刷新一項項氣田開發新紀錄。
天然氣輸送和利用,離不開四通八達的管網。2015年年底,西南油氣田已建成管道3萬多公里,形成了“三橫、三縱、三環、一庫”骨干管網,通過中貴線、忠武線與中亞線、中緬線、西二線聯網,成為西南能源戰略樞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中心實證分析數據顯示,在川渝地區,1立方米天然氣與相應熱值的煤炭相比,可減排8成以上的二氧化碳;每增加1立方米天然氣的使用,可帶動地區GDP增加0.47元。
2015年,西南油氣田銷售天然氣183.5億立方米。綠色發展,前景可期。
國內天然氣生產企業在過去的10多年中,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2015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至32.7%。推動頁巖氣綠色革命,成為節能減排、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
頁巖氣,一種儲存在頁巖中的天然氣。與常規天然氣相比,更加致密,難以開采。
西南油氣田從“十一五”初開始跟蹤北美頁巖氣動態,2012年開啟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創造了“完鉆首口頁巖氣水平井、建成首條頁巖氣外輸管道”等多個國內第一。
通過持續探索,“十二五”期間,西南油氣田形成頁巖氣六大主體技術,實現關鍵工藝、工具的國產化,勘探開發成本隨之下降。基本掌握高產井培育方法,Ⅰ類儲層鉆遇率由評價期的47%提高到建產期的90%以上。整合優勢、降低風險,探索形成“自營開發、風險作業、企地合作、國際合作”的多元開發經營模式。
201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審定,西南油氣田在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新增頁巖氣探明儲量上千億立方米。2015年年底,頁巖氣年產規模超過20億立方米,實現了頁巖氣技術從無到有的突破,頁巖氣產量從少到多的跨越。從技術和管理上,為“十三五”頁巖氣規模效益上產奠定了基礎。
天然氣是清潔能源,但其生產、加工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十二五”期間,西南油氣田依靠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節能4.7萬噸標準煤、節水41.7萬立方米,超額實現“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目標。
磨溪龍王廟組氣藏建設,是西南油氣田清潔開發大氣田的一個縮影。
龍王廟凈化廠采用自主設計的“標準還原尾氣處理”工藝,天然氣中的硫黃回收率高達99.8%,為國內最高水平;通過能量系統優化和變頻控制、余熱回收等成熟節能技術應用,天然氣凈化能耗比國內同類工廠低11%。
在磨溪009-3-X3井,試點采用鉆井廢棄物隨鉆不落地處理和鉆井固體廢棄物制免燒建材技術。鉆屑制成免燒磚、鋪路基土等,產品環保指標和建材指標達到國家標準。
頁巖氣開發目前主要通過水力壓裂改善儲層。一些環保人士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安全表示擔憂。西南油氣田優化水資源利用,壓裂返排液重復利用率達到85%以上;應用隨鉆處理技術,實現鉆井固體廢物不落地;推行頁巖氣井位部署平臺化,多井組平臺比單井井場節約用地70%以上,實現了頁巖氣清潔安全集約開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