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全國科學院聯盟能源分會啟動儀式暨煤制烯烴產業高端論壇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舉行。此次會議旨在推動中科院、地方科學院和企業在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和協同創新,促進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會議宣布全國科學院聯盟能源分會正式成立。
全國科學院聯盟是中國科學院與各地方科學院聯合合作、共贏發展的組織,開展的工作包括跨區域、跨領域、多單位聯合組織承擔科技任務;通過開放科技信息資源、科研裝備和條件,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共同發展;共建轉移轉化平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展人員交流等。
能源分會將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構建政產學研金用全鏈條多層次的合作模式,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能源分會的依托單位大化所表示,將發揮我國潔凈能源領域首個國家實驗室科研優勢,在化石資源優化利用、化學能高效轉化、可再生能源等潔凈能源領域提供重大創新性理論和技術成果,開展協同創新、合作交流。
論壇發布了煤制烯烴、天然氣轉化、甲醇制烯烴及工程化等主題報告。會議認為,“十三五”期間發展煤化工技術是國家戰略需求,對增加石化行業經濟效益意義重大。煤化工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技術升級,從源頭上解決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問題。
雖然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擠壓煤制烯烴盈利空間,但作為新興產業,煤制烯烴依然擁有廣闊發展前景。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研究員介紹,目前我國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已經許可建設20套裝置,合計形成烯烴產能1126萬噸。截至2015年8月,已有9套裝置成功投產,合計烯烴產能520萬噸/年。MTO將來有可能與傳統工藝平分天下,未來國內乙烯新增產能將主要依賴煤經甲醇制烯烴。
圖為論壇現場。 (陶加 文/圖)
標簽:全國科學院聯盟能源分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