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至21日,《智能型閥門電動裝置 技術條件》標準起草會議在常州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揚州電力設備修造廠、常州電站輔機總廠有限公司、天津百利二通機械有限公司、黃山良業閥門有限公司、天津埃柯特閥門控制設備有限公司、中國·特福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良興閥門有限公司、蘭州理工大學等單位。
會議由全國閥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黃明亞主持,驅動裝置分會主任委員俞樹榮參加了會議。
閥門智能型電動裝置是近年才發展起來的新型產品,很多電裝企業的產品都稱之為智能型電動裝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本標準的制定,將定義智能型電裝的含義,規定智能型電裝的術語、功能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等內容。
本次會議重點討論了術語和功能要求。對“智能型電動裝置”的術語定義為“配有內嵌微處理器的控制單元,同時具有人機交互界面、運行數據記錄、現場組態和故障自診斷等功能,并具有數字通訊接口的閥門電動裝置”。
通過充分討論,與會代表取得了一致的意見,要求主要起草單位根據會議意見進行修改。為保證標準技術水平先進,能夠促進行業發展,同時便于實施使用,使得智能型閥門電動裝置應用到國內重大項目中,會議決定在2011年上半年,再邀請部分閥門制造單位和使用單位的專家一起,進行第二次討論。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