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
新合成法造出特種納米材料(2017-02-08)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NUSTMISIS(莫斯科國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利用“溶液燃燒”中的自蔓延高溫合成法(SHS),研制出有特殊性能的納米材料。這些材料可廣泛應用于燃料、太陽能電池…[詳情]
中國科大在納米機電系統(NEMS)相關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7-01-22)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基于碳納米管的納米機電系統(NEMS)方面取得系列進展。該實驗室固態量子芯片組郭國平研究組與清華大學姜開利研究組等…[詳情]
穿上“碳外衣”的生物納米催化劑性能研究獲進展(2017-01-22)
催化劑是燃料電池能量轉化的關鍵。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環境生物電化學研究組(趙峰組)與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韓鶴友團隊合作,利用微生物作為“還原劑”,以及微生物與石墨烯的自組裝功…[詳情]
歐盟研制多功能光敏納米復合材料用于水處理(2017-01-19)
現代經濟社會日趨嚴重的空氣和水污染,已對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自身健康構成巨大威脅,清除各類有害的污染物勢在必行。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提供330萬歐元,總研發投入510萬歐元,由意大利、德國、英國…[詳情]
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兩個串聯碳納米管諧振器的強耦合(2017-01-18)
近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基于碳納米管的納米機電系統(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固態量子芯片組郭國平研究組與清華大學姜開利研…[詳情]
北京納米能源所揭示納米發電機的理論源頭(2017-01-18)
我們今天用的手機是無線通信的典型代表,而無線通信是基于電磁波來傳播信息。那電磁波最初是如何被人們認識到的呢?這可以追溯到1861年偉大的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提出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由于其簡潔、…[詳情]
納米傳感器操作引發關注 原子級別藥物可輸入細胞(2017-01-17)
納米傳感器操作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可以在極微小尺度下完成傳統機器人無法實現的各種觀測、表征和操控作業,堪稱“無微不至”。通過改納米技術,可將原子級別的藥物輸入細胞中,觀察這些藥物…[詳情]
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2017-01-16)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11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合成出層狀2D結構的電子晶體,從而將這一新興材料帶入納米材料“陣營”。研究人員表示,合成層狀電子晶體導電性能甚至優于石墨烯,有望用于…[詳情]
“十三五”納米農藥等技術將走在世界前列(2017-01-11)
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長梅旭榮9日預計,“十三五”時期我國納米農藥等技術將走在世界前列,智慧農業也有望實現重大突破。 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實現了飛速發展,對農業發…[詳情]
“十三五”時期我國納米農藥等技術將走在世界前列(2017-01-11)
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長梅旭榮1月9日預計,“十三五”時期我國納米農藥等技術將走在世界前列,智慧農業也有望實現重大突破。 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實現了飛速發展,對農…[詳情]